政治如何借助"互联网+"设计实施跨学科融合课程。
阅读(911)
2017-04-02 06:00:07
提问者:IT大鹏
悬赏分:3分
评论
-
think
2017-06-07
这是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对于在技术支持下的统整项目课程,特别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的一些思考和实践,比较接地气。 在主体分享课程的开始,我先给大家来两个问题:未来在等待什么样的人才?当下是一个怎样的时代? 对于未来的人才标准有很多描述,比如:面向未来的7个生存能力,美国的21世纪技能,4CS技能,8个工作思维习惯,中国的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,还有欧洲21世纪必备的综合能力…… 当今的学校教育,应该培养学生哪些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?我们需要对当下的教育理念做一个重新思考。 同时,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,技术在不断更新,知识在不断裂变,还有全球化的大数据,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、需求来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,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。 今天的主题叫“技术知识的学习”。技术应用已经引发了学习的变革,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、交往方式、沟通方式、思维方式、阅读方式和教学方式。更重要的是,随着新技术融入我们的生活、工作还有学习,它已经开始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,变革人的认知模式。 在这样一个“互联网+”时代,我希望大家能关注两个关键词:跨界融合,重塑结构。 现在很多人在提“互联网+教育”,然而作为一个一线实践者,我认为应该是“教育+互联网”,教育在前,互联网在后。我们更多的是借助互联网的思想,即使因条件等限制没有互联网,也可以用互联网的思维,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、面对教育。 那么,要实现这样的教育,路在何方?路在脚下。根据我十多年的个人经验,以及我和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的团队一起走过近两年的路,我感觉到,首先我们要构建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,也就是说从课程的层面来理解,来进行重构。其次,我们要培养孩子走进未来时他应该具备的素养,也就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。 我眼里的未来教育,首先是课程重构,从课程的角度去思考教育;其次才是学习环境、学习技术、信息技术、网络、学习方法等。并非首先考虑技术,而是先构建课程,然后在实施过程中融入一些简单的技术来丰富学与教的过程。 我们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所有同仁的观点就是,构建统整项目课程。我们的目标是让学习面向生活,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、核心思维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们把“互联网+”的元素融入进来。同时,阅读贯穿作为底层支持,平衡阅读就是读一篇、带多篇,整本书阅读,还有学科阅读和跨学科阅读。 可能很多人对统整项目课程很陌生。首先我来分享一下,我们为什么要构建统整项目课程。当前中国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分科教学,知识往往是片面的,缺乏整体性,学科之间没有交流。 跨学科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比较主流的一种教学方式,比如在芬兰,跨学科教学早已成为一种常态。在跨学科中,学习必须跟实际的生活及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,而生活无法被刻印或者人为切割来配合我们现有的科目来进行。分科教学更多地是从专业的角度认知世界,而跨学科教学则是用整体的视角去认知世界。 我使用的是混合学习。它区别于当前基于网络的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学习,我这里主要是讲分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。 我们先来看看儿童认知世界的特点。儿童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,喜欢在真实的世界中、生活中获得认知,具有社会性;他还有好奇心,探究的、体验的、动手的、关联的……也就是说,儿童认知世界是多维的、整体的、解决知识问题的这样一个视角。人是如何学习的?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够被理解。比如说狂风暴雨这个词,我们对它的认知理解是建立在自己的经历基础上的。在真实中,在与生活连接当中,我们才能解决问题。而统整项目课程,就是将知识置身在一种真实的背景中去学习和应用,因此我们要考虑,人是如何学习的,人是如何与所学知识发生互动的,与所学的知识发生互动,互动链接才能记的住。 再说阅读。中小学学习就是很重要的阅读过程,学习教材要阅读,做题要阅读,认知世界也要阅读。在阅读的时候,大脑并不是单一的某一部分参与,而是各司其职,一起来完成阅读任务。同时,我们阅读文字并不是单纯的视觉刺激,而是形音义等产生链接,文本与真实生活产生链接。我们要创造多元化的阅读链接,让阅读走向实践。 大家知道多元智能。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中主要是语言智能,语言树立逻辑智能,在试卷上进行测试,但其他的比如说练习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、音乐、空间、逻辑、自然等很很多的智能没法在试卷中测评。因此,我们需要一种统整的、项目的、综合的、跨界的学习方式,运用多元智能来进行。课程变成了跨学科认知,锻炼各种智能,并允许学生不同的学习形态。 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,“教学做合一”。“教”与“学”以“做”为中心,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。 我们的教育应该全球化。2009年,我代表中国去巴西参加全球创新教师大赛,和国际上的三百多位老师一起同台交流,我感受到,欧美发达国家的学习以项目课程为主,而我们中国的传统课程基本上是程序性课程,先制定三个目标,教学导入新课,教学过程做作业、考试。项目性课程就是给个主题,各个学科在这里面进行探索,各求所需。表现有多种方式,主要是聚焦学生自己的一种表达:在语文课上用语文的方式表达他的发现,科学课上用科学的方式表达他的发现,英语课上用英语的方式表达他的发现……从程序性课程向项目性课程发展,这是一种世界趋势。但是非常遗憾,在我们中国进行改革,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,目前依然是一种形式。我到过很多学校的课堂,目前依然是扎扎实实的程序性课程,也就是说单项传授,老师讲、学生听。因此我认为,我们要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,看看欧美发达国家,吸纳他们好的东西,坚持我们优秀的东西,置身真实情景解决真实问题。 我们再来看看课程的内涵。在南科大实验学校里,我们所有同仁形成了一个共识——顶层设计一定要站在高处,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。也许我们的课程、我们的视角都不能很高瞻,但是我们先规划设计,要能看到很远的地方。 我们整个学校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。我们的课程有三个层面,国家基础课程、统整项目课程、氛围浸润课程。 在课程里聚焦这样一些关键词,核心是学科课程,继学科课程开展STEM+创新,还有跨学科主题阅读、技术支持学习、基于挑战、基于问题、项目学习PBL…… 我们的课程内涵也有三个关键词,统整、项目、技术。统整就是聚焦于学科的融合,这跟北京的亦庄实验学校全课程的方向是一致的,但组织结构差异比较大。我们这里是聚焦学科的融合,跨学科学习,有基于学科、基于主题,横向与纵向的相互融合。整个课程是一种形态,区别于我们现在的程序性课程。项目课程中,我们把信息技术“互联网+”作为学校发展、课程构建的底层。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技术而是学习,看到的是老师和孩子,技术主要是提升我们的研究力。 统整主要是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,聚焦学科融合,跨学科学习,触发各学科知识间的关联,展开有意义的学习;项目主要指我们的课程形态,力图从程序性课程向项目性课程发展,以项目的学习方式推进我们的统整课程的实践;技术是指让技术与学习直接链接,也就是让技术成为师生交流的支持,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。 目前我做了这样一些探索:第一是学科内统整。第二是基于主题的跨学科教学,就一个课题,课堂教学中用不同的学科表达方式进行表达。比如我们的新年大采购,语文老师、数学老师、英语老师都来一起上这节课,用不同的学科语言来表达。第三是跨学科统整,以某一个学科为切入点,进行多学科的统整。比如说《长城》一课,语文老师从人文的角度去探索,科学老师从长城大石头如何搬上去的角度去认知,美术老师从长城涉及的美学角度去展开,历史老师从长城的历史角度去进行,就是找到相关的学科元素来进行统整。第四是超越学科的主题统整,就共同的主题,各学科用各学科的方式探索,聚焦核心素养。 大家知道,阅读是底层支持,我们将群文阅读作为课程的支持。比如,在学习《长城》的时候,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十几篇、二十几篇有关长城的文章,科学的、美术的、人文的、历史的等,一篇带多篇。同时我们可以推进整本书的阅读,让一本一本的书进入课程。在推进的过程中,我们有两个策略:第一,自下而上,发展老师的“草根化”,激活每一位老师的创造力,让每位老师都参与到设计中去探索和创新。第二,自上而下,从学校层面出发,每一学期,每个年级一个主题,顶层设计,科学规划统整项目课程。我们每学期都有一个统整月,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学校层面的主题课程,全员自上而下,每个老师参与进来,共同协商主题、确定主题,跨学科合作。 我们的行动实践是更精彩的部分,也是今天分享的最核心的地方。学校的案例非常非常多,但我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讲。 我们的课程经常引入国际化理念,把国际上最前沿的学习方式引进我们的学校,让我们的孩子用接轨世界的学习方式来面对学习。在学校里面我们做不了IB课程,但是我们引入IB课程,特别是小学的PYP,引入它的培养目标(特别是十种基本素养)、课程的三大元素、六大跨学科主题(比如我们是谁?),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做了这个课程。 学科老师如何实践?我从基于学科的、基于跨学科的、基于主题的这三个角度来说。 首先从基于学科说起。例如语文学科。春天主题单元是我们去年做的课题,是我们成长中心的主任陈洋老师做的设计。整个设计都运用了思维导图,设计了三个活动。第一个是发现春天,基于教材、基于文本来学习和了解;第二个是春天的故事,主要是主题统整性阅读;第三个是春天的活动,也就是跨学科的拓展。 其实这三个阶段,教材、阅读、拓展,跟很多学校的做法没什么差别,但为什么我们的做法让孩子有了不一样的具体的改变?先说教材,我们聚焦于主题单元文本,群文推荐阅读。教材学完以后我们进行阅读,推荐阅读或者深层性阅读。在探究过程当中,再推荐一些深层性的资源拓展,多学科融合,聚焦于春天的主题。而在整个过程当中,互联网技术作为底层支撑,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。 在做研究之前,我们要为孩子们推荐大量的书。(在这里申明一下,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只有两年历史,现在第一小学有两所学校,只有一到二年级的学生,第二实验小学是一到五年级,今年春季才开班,因此我们的案例大部分是低段的。)首先我们让学生在做课程的时候大量阅读,阅读以后再做探索,通过不同人眼里的春天,获取不一样的感受、不一样的理解。我们的学习建立在经验基础上,特别是阅读经验基础上。我们进行经典阅读,《青蛙》和《蟾蜍》等这几本书一起来读。 如何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进行阅读感受的分享?思维导图,对比阅读,多样化的读书笔记,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来进行学习,认知过程非常清晰。 在读完书以后,老师又引入了《法布尔昆虫记》,继续使用思维导图,有图有文字,呈现一种认知、理解。比如,有的同学在学习《法布尔昆虫记》以后特别喜欢蚂蚁,他用儿童思维导图,画出蚂蚁的生长过程。通过这样图视化的过程,我们看到,孩子读懂了。又比如,昆虫的食物链也用思维导图来体现,用技术来支持孩子们的深度认知。 当孩子们抓蜗牛的时候,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推荐了林良的童诗《蜗牛的风景》,这就是深层阅读。 我们还通过写作,让学生链接生活,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爱,记录植物的生长。 美术老师让学生把《自然笔记》的整个学习过程用APP、微信来分享,让学习过程显性化,分享精彩,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,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。 还有我们来自美国的森普(音)老师,他用绘画的方式,让孩子认知植物的生长过程,种子的成长过程。 语文老师陈岩把科学引进来,通过种各种种子来探索、来发现、来感知植物的成长过程。 数学老师让孩子们进行统计、分析、探究春天的气侯,了解全世界的气温是不一样的,在不同的时节是有温差的。 数学老师用一个EXCEL表,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,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。 这是一个视频,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玩了以后做成的数字故事。视频涉及拍摄、讲述、配音、配乐,全部都是孩子自己制作的,用iMovie视频软件把他的发现和观察展示出来。 我们来看看语文所引发的多学科融合,跨学科合作:美术自然笔记,英语词汇,春天的音乐,数学的统计,科学的生物探索……语文完成它本身的任务,阅读、写作、表达、探索,这当中信息技术是作为记录创作的底层支撑,作为沟通支架。(如图)这是我们数学老师杨勇(音)和语文老师陈岩共同创作的“奇妙的对称”,整个设计全部是思维导图。 目前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在行动、都在探索。比如基于“自然笔记”的美术统整,基于STEAM的音乐统整,基于“伟大原著”的英语统整,基于主题单元的语文统整……底层支持则是“互联网+”技术。 再看我们基于主题的跨学科教学:探究海洋的奥秘,这是语文老师赵珊设计的。因为深圳临海,很多孩子喜欢很喜欢海洋,到周末就去海边游泳、找贝壳等,所以赵老师以海洋为主题,做了一个多学科的融合,把语文、数学、美术、思品整合起来。设计好以后,有的自己完成,有的邀请相关的学科老师完成。 在《探究海洋的奥秘》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中,有:绘本教学,语文+思品;双语演说,语文+英语;探究奇妙的海洋世界,语文+科学+美术+技术;海洋生物分类教学,数学+科学;双语儿童剧教学,美术+语文+英语……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元素,融入整个学习过程当中,也就是整合融会贯通。 老师还让孩子自己推荐书单。几十本海洋主题的书籍,有科学、有诗歌、有故事、有数学,由孩子去查找,去推荐,去分享。 然后是主题阅读,比如《神奇的校车》《像螃蟹一样爬》《水族之旅》《凶猛的动物有秘密》。运用思维导图,完成儿童化的、可视化的分享。 还有创感的读书笔记。 还有绿色STEM项目:全球六大生态系统。让孩子们根据生兴趣自主选择探究主题。 老师就六大生态系统为学生推荐大量的一系列主题书籍。 我们来看下老师的非洲草原课程设计,这是手绘、文学创作、几何应用、数学应用等科学普及。老师用思维图做设计,无须用大量的文本来进行。 这是非洲草原组孩子们展示的草裙舞。 这是孩子们自己画的,用网络进行大量阅读探索。 还有阅读,用儿童思维导图,插入声音,用英语进行讲解,非常有意思。 孩子们还通过动手,用泥来捏,用画来画,用3D来做相关的作品,为非洲草原动物进行服饰装扮和化装,在动手过程的当中来进行分享。 这是沙漠组的课程设计。所有老师一起合作完成,展示表演,课堂探索、沙盘。按照草原的方式去进行设计。 我们用多种方式来认知我们的探索,比如手工、思维导图、手工作品、美术作品、沙盘。 下面再来看一下海洋组的课程设计。首先我们的老师要对海洋进行探索。因为有的知识并不在老师的学科范围内,对海洋并没有更深的认知,因此老师要用可视化的思维图,探索海洋的形成、生态系统、动植物等。其次进行课程统整,整合音乐、英语、美术等多学科。 然后是各种体验,比如通过画画、小组合作、表演等,探索澳大利亚海里的动物。用电子简报、思维导图动手制作,即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。 你看,《梅花鹿的世界》呈现了对梅花鹿的认知,它的栖息地、它的食品、它的天敌、它的繁殖等。 还有热带雨林的食物链,虽然儿童的探索并不一定准确,但是可以让孩子们用可视化的思维图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,来阅读、绘画。 我们把孩子们的画贴满整个校园以及门口的围墙上,让孩子们感受到被重视。 我们举办展演,请来家长,和孩子们共同感知,看看孩子的成长。 再来看温带落叶林的设计。我们用纸版,把温带落叶林的动物设计并摆放出来,孩子们开心地表演。 最后,我们来回顾一下统整课程的实施。学生基于学习经验来学习,这是大脑非常重要的认知过程。我们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,以主题自选课;教师以主题承担课题,跨学科合作。技术做什么?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,它是提升课程学习的核心力量。 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图,虽然只有简单几个字,但是它基本上囊括了我们要表达的观点。 比如说课程内容进行统整,通过项目式来进行推进,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。在这个大的课程里面,我们要培养什么?培养核心思维。破边界就是破课程、班级、教室、时空的边界。破课程边界,就是破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科学等学科之间的边界,还有科目教师之间的边界。破班级和教室边界,就是基于一个主题,在统整的时候班级之间是交叉的,比如各个班级和教室的孩子,只要选择热带雨林这个主题就在一起……课程种,我们以身为本,以学习者为中心。技术多学科融合,各取所需。 目前我们做了这样一些主题:比如说一年级上学期做了《职业日课程》,这已经是第三轮了,下学期是《六大生态系统》;二年级上学期是《多元智能课程》,下学期是《世界文化》;三到五年级的用了一个新的课程,叫《职业生涯规划》,打破班级,分成了五个组进行学习。其实做什么主题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在主题实施过程中要培养怎样的孩子,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养。 技术是如何变革学习的? 在很多学校,很多老师的课上,特别是公开课上,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技术,没看到人。那么,技术利用的理想境界是什么?我认为是我们眼里看到的是人和课程,聚焦人的发展,构建和培养学生面向核心素养的课程体。技术应该像空气一样,自然地浸润在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中,凸显人的发展和课程的构建。如果你满眼技术,那我告诉你,你的课程是失败的。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人,因为教育是为了人,围绕人,我们看到的课程也是培养人的。因此我的观点就是,运用简单的工具实现丰富的过程。 上面说了,技术像空气一样。如果没有技术,我们会感觉到一种呼吸困难、缺氧的感觉,所以技术很重要。有人把技术看成工具,我非常不赞同这个观点。技术是什么?我认为技术是有生命的,如果你把技术当成有生命力的东西,你和它便是融为一体的。实际上,更多的是学生拿着技术去学习、去认知世界、去解决问题,这就是技术的定位,定好位以后,你才知道它的运用。 比如说思维可视化,就是运用思维导图、概念图、思维地图。我自己有一门课程,《思维导图知识的学习创新》,这门课程最近已经在教育部的平台上推出,以后我也可以在蒲公英讲堂里跟大家具化分享——思维导图是什么,它如何来提升我们的学习质量。 在办学初期,我们有一个梦想,让思维导图成为南科大实验学校每一位孩子的思维底色,这是梦想,我们坚守了,我们坚持了,梦想成真了。 这个思维导图在推进过程中很自然地融入,已经成为孩子们认知世界、深度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了。我们还引入社会化媒体,比如说自然笔记、数学笔记、音乐笔记、阅读笔记、课程笔记。 还有情境工具谷歌地球,这在阅读、探索、人文、历史、科技等方面是非常好的教学工具。 还有基于实际扫描的探求学习,比如百度大数据的搜索。 最后提一个思考,校长应该做什么?校长不作为,你的学校就没有作为;校长没有创新思维,你的学校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创新性学校;校长没有信息化的引导力,你的学校技术知识学习将举步维艰。 信息化引导力的关键是什么?不是信息技术能力有多好,关键是理念要OPEN,只有打开一扇窗,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。不能用我们当年的方式来理解现在的儿童,现在的儿童生活在数字时代,认知完全不一样了。还有课程,要从程序性到项目课程,融合技术,技术知识管理等。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话,行动就有收获。我看到了沪江网的行动,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CCTALK能走这么远,能有这么多人参与,但现在,有这么多老师在各个教室听课;我们看到了凉水井中学、山东淄博的荆家中学、南科大实验学校起步到现在的发展,行动就有收获,坚持就有改变;蒲公英大学坚持了,让更多的人进入这样一个社会大学……因此,行动就有收获,坚持就有改变赞0